福建舰第7次海试,第四艘航母提上日程




福建舰第七次海试启动,第四艘航母建造已悄然展开

东海某海域,福建舰甲板上划出的白色标线在阳光下格外醒目。这艘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的第七次海试,被外界视为“交付前的终极考验”。与此同时,中国第四艘航母的建造计划已正式提上日程。两个消息叠加,勾勒出中国航母“加速度”的清晰轮廓。

2025年2月17日,上海长江口外海面掀起层层涟漪。随着禁航令的解除,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缓缓驶离船坞,第七次海试正式进入倒计时。这艘8万吨级巨舰自2022年下水以来,以平均每两个月一次的频率刷新着全球航母测试纪录,而今其甲板上密集的舰载机轮胎印记,正悄然书写着中国海军深蓝征程的新篇章。

第七次海试:弹射起飞与着舰的终极考验

此次海试的核心任务是验证电磁弹射系统的稳定性与舰载机适配性。据卫星图像显示,福建舰后甲板已铺设专用防滑涂层,弹射器导轨槽内未见异物残留,表明前期维护保养工作已接近尾声。与此前触舰复飞试验不同,此次将首次进行歼-35隐身舰载机的全状态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测试,这一过程预计持续10天以上,堪比戴高乐号航母同类测试的耗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福建舰采用的全电推进系统与电磁弹射技术形成协同效应。通过优化能量分配算法,舰载机单次弹射能耗较传统蒸汽弹射降低30%,为未来搭载激光武器等新质装备预留了能源空间。这种技术突破使福建舰在500公里作战半径内可维持80架次/日的舰载机出动强度,远超山东舰的40架次水平。

服役时间表:年内或迎来"双节点"

尽管官方尚未公布确切日期,但多方迹象显示福建舰已进入服役倒计时。2月16日船坞移出作业与2月17日长江口禁航令形成时间链,暗示第七次海试最快将于本月底启动。若按前六次海试平均间隔18天的节奏推算,3月底前完成测试后,4月23日海军节前后正式入列的可能性骤增。

当福建舰逼近服役节点时,中国航母家族的“新成员”已呼之欲出。尽管官方尚未公布细节,但三个关键线索引发热议:

1. 动力选择:江南造船厂最新招标文件中,出现“核动力船舶特种防护材料”采购需求,这与前两艘常规动力航母的供应链明显不同。

2. 舰体规模:军事论坛曝光的模拟分段显示,新航母水线长度或达340米(福建舰为315米),排水量有望突破10万吨。

3. 舰载机配置:沈飞生产线流出的信息表明,专为弹射起降优化的歼-35B改进型正在试制,其折叠翼展较现款缩小15%,可搭载更多舰载机。

若第四艘航母确为核动力,中国将成为继美法之后第三个掌握核航母技术的国家。但比动力形式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战术定位——从福建舰的“区域拒止”转向“远洋存在”。海军专家分析:“当福建舰与山东舰、辽宁舰形成‘三航母轮换’机制后,第四艘航母或将配备更高比例的进攻性舰载机联队,支撑远海作战体系。”

福建舰第7次海试,第四艘航母提上日程

战略意义:重塑西太平洋力量平衡

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,其28节航速配合歼-35的1.2马赫超音速巡航能力,可实现对第一岛链的快速响应。而第四艘航母的核动力设计,将使中国首次拥有无限航程的战略投射能力,其搭载的六代机与高能激光武器组合,或将彻底改写海战规则。

从山东舰的"区域拒止"到福建舰的"远洋护卫",中国海军正以每3年一艘航母的速度跨越式发展。这种建造效率背后,是9个航母舰长培养体系的成熟,以及模块化建造技术对传统造船模式的颠覆。当福建舰的舰载机群掠过东海时,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艘战舰的服役,更是一个海洋强国崛起的清晰轨迹。

来源:法治日报 近日, 电影《默杀》热映, 影片中种种犯罪情节 引发网友热议。 初中女生惠君(徐娇 饰)长期遭受校园霸凌,她从高处坠亡后,暴行非但没有停止,甚至祸延到闺蜜小彤(王圣迪 饰)身上,但目...

刷到是缘分,感谢大家的阅读,希望您能动动小手帮忙点赞,关注,评论。你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。在此祝福大家天天快乐,日日开心,身体健康!01记者:你觉得尿检的频次多少算正常?0203潘展乐答:跟美...